和民主革命思想,对发展工商业起了一定作用。
七、辛亥革命
孙中山是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先行者,1894年11月他率先组织了第一个资产阶级的革命团体兴中会。1905年7月,孙中山在东京建立中国同盟会,确立同盟会的革命纲领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后来,孙中山又在《民报》发刊词中,把这个纲领归结为“民族、民权、民生”三民主义,这既是孙中山民主革命思想的集中概括,也是资产阶级革命的基本政治纲领。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革命首先在武汉三镇取得胜利,史称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是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推翻了持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颁布了《临时约法》,也使得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八、向西方学习的思潮
近代中国尖锐的民族矛盾和社会危机给思想领域带来深刻的影响,先进分子掀起了向西方学习的思潮。
林则徐组织编译《四洲志》,简要叙述了世界五大洲30多个国家的地理、历史和政治状况,是近代中国第一部相对完整、比较系统的地理志书。后人也称林则徐为近代史上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魏源在《海国图志》中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是洋务思潮和洋务运动的前驱。
徐继畲编纂《瀛环志略》,最先提出西方共和制符合中国“天下为公”的古道,最早提出实现中国近代化的经世主张。
早期改良思想家王韬、薛福成、郑观应等提出学习西方,实行政治经济改革,谋求国家独立富强,为戊戌变法奠定了思想基础。
九、护国运动与护法运动
1.护国运动:1915年12月,袁世凯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