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早期的房改房、外销商品房、央产房、军产房,到后来的经济适用房、廉租房、两限房,以及“京七条”创造的“自住型商品房”,至少有十七八种住房品种并存于北京普通商品房的体系之外。但这么多创造发明,却既没有遏止房价高涨的走势,也没有改变普通人住房难的困境。关于房子的种类,房产大鳄任志强说,“光北京就有十七八种,全国得有三十多种。”
“三十多种房子”并非虚言。因为这个数字出自于全国房产大鳄任志强之口。作为华远地产的董事长,任志强同学被人习惯称为“任大炮”。一方面,公众对于任志强的一些言论可谓不买账,因为任志强经常会做一些关于“房价不会跌”的论断。可是,另一方面,任志强对于房价的预测,又是屡屡命中目标,提前把政府调控的老底揭穿,搞得大家既没有信心,也没有希望。同样,任志强关于“全国有三十多种房子”的表述,又朝我国房地产市场开了猛烈的一炮。
房子的种类,与房价的高低,从来都没有直接的关系。只是各级和各地政府,似乎都愿意把房价划分成更多的种类来抑制房价。然而,结果又是怎样呢?有数据显示,2013年前三季度房地产开发投资额达52120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20%。而北上广深等大城市的房价,也基本上涨了20%。这一轮房价调控,从2010年启动,到2011年、2012年全面加压,再到现在这样一个悲催的结果,我们可以这样宣布,政府关于房价的调控基本是失败的。据说,各地政府对于房价都是签订了“军令状”的,只是不知道这个“军令状”还管不管用。
房子的种类,和孔乙己写“回”字的思维差不多——形式上的改变,根本无法改变一些现实。一者,房子作为刚需,是房子增加种类所不能改变的;二者,土地财政作为地方政府的最主要经济来源的现实,是增加房子的种类无法改变的;三者,地方GDP对于房地产市场的依赖也是增加房子的种类无法改变的;四者,数据显示,各城市能够买起房的至少1/3,也就是说,这1/3先富起来的人买不买房和增加多少种房子种类,是没有关系的,他们只想着自己的财富升值,至少不允许贬值……
房子种类的增加,还有可能让得不到约束的权力实现套现。具体表现为,之如“房妹”等拥有十几套甚至更多经适房的“房子辈”家族人员会越来越多。房子种类的增多,虽然配之以“摇号”、“抽签”等看似公平的外在程序,但是,一旦权力得不到有效的约束,权力就可能在不同种的房子之间摆布公共利益。
北京有近20种房子,没有抑制住北京房价的上涨;全国有30多种房子,也没有遏制住房价。这就好比练习书法,你会写正楷、行书、狂草、小篆、隶书甚至更多种,不代表你的作品的价格高。对于百姓而言,更想看到的是我们对于房价的有效制约甚至是回落。不改变现在的土地财政和GDP依赖,增加再多种类的房子,也基本等于“回”字多了几种写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