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镇市2012年引进高层次人才公告(第1号)

  • 时间:2014-08-10 16:31:21
  • 来源:
  • 点击:

【导读】经研究决定,清镇市面向社会公开招聘硕士研究生及副高以上职称人才,现将有关事项公告如下:一、人才引进原则坚持工作需要和具有专业特长相...

经研究决定,清镇市面向社会公开招聘硕士研究生及副高以上职称人才,现将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人才引进原则
坚持工作需要和具有专业特长相结合的原则,按照德才兼备的标准,采取考试与考核相结合的方法进行。
二、引进对象及条件
(一)引进对象
1、具有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学位的人员;
2、业务经验丰富,实际操作能力强并具有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人员。
(二)引进条件
具有中国国籍并符合以下条件者均可报名: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社会主义,遵纪守法,廉洁奉公,作风正派,爱岗敬业,具有很强的事业心;
2、具有引进岗位要求的文化程度、相应职称及资格条件;
3、具有正常履行职责的身体条件,符合《公务员录用体检通用标准(试行)》要求;
4、教育教学和医疗卫生系统的需具备相应的资格证书。
三、引进程序
引进工作按照制定计划发布信息、报名及资格审查、考试与考核、体检、试用、聘用的程序进行。
(一)公开发布报名信息
http://www.gzqz12333.gov.cn)及清镇市人才网(http://www.qzrc.gov.cn)公开发布《清镇市2012年引进高层次人才需求目录》信息。在清镇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网(
(二)报名及资格审查
1、报名时间:自信息发布之日起至招聘结束。
2、报名方法:
(1)现场报名。地点:中共清镇市委组织部人才科或清镇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科。
报名须提供资料:
①毕业证书、学位证书原件及复印件(应届普通高校全日制毕业生持《就业推荐表》原件及复印件);
②有效《居民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或户籍所在地公安机关出具的附本人照片并加盖公安机关公章的不超过有效时限的户籍证明);
③副高级及以上职称人员须提供任职资格证书原件及复印件;
④本人近期免冠1寸彩色照片3张,《2012年清镇市引进高层次人才报名表》一份;
http://www.gzqz12333.gov.cn)及清镇市人才网(http://www.qzrc.gov.cn)下载并填写《2012年清镇市引进高层次人才报名表》,附扫描身份证、学历学位证书、副高级资格证书等相关材料电子文档,发送电子邮件到联系人电子邮箱qzzggw@163.com报名。(2)网上报名。登陆清镇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网(
(三)考试与考核
报名人员经资格审查合格后,由组织、人事部门会同引进单位对其进行专业测试、面试及考核。考试与考核工作由市引进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组织实施,按照全面、客观、公正的要求进行。具体时间另行通知。 
在考核中发现有下列情形之一者,考核不合格:
1、不能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在重大政治问题上不能与党中央保持一致;
2、有犯罪记录或严重的违法违纪行为,或被司法机关确定为犯罪嫌疑人;
3、不符合引进岗位所需资格条件;
4、其它不能聘用的情况。
(四)体检
体检人员按引进岗位计划1:1的比例进入。体检地点另行通知。体检不合格者不列为拟聘用对象。是否递补体检人员,由市引进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确定。
(五)试用
体检合格者由引进单位根据工作需要安排工作岗位及工作任务,先进行三个月试用,试用期满由引进单位提出是否聘用意见报市引进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研究确定聘用对象,按新进事业单位人员有关规定办理,并签订最低服务5年以上协议。应届毕业生在三个月试用期间不能提供学历、学位证书的不能聘用。
(六)聘用
经考试、考核、体检、试用合格,由清镇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按照事业单位引进人才有关规定办理聘用手续,签订《聘用合同书》并进行鉴证。
引进工作实行公示制,并接受纪检监察部门、人事工作监督员和群众监督。
四、有关事项
1、引进人员的工资福利待遇按照事业单位的有关规定办理,比照清镇市事业单位同类专业技术人员或同等学历人员标准执行。
2、涉及需办理工作调动等手续的人员,有关事宜可进行面谈。
3、有意者可拨打电话与中共清镇市委组织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联系。 
联系电话:
         0851--2512843(中共清镇市委组织部人才科)
         0851--2514991(清镇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科)
联 系 人:杨辉志   郭苇
本公告未尽事宜,由清镇市引进人才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附件1:《清镇市2012年引进高层次人才需求目录》
附件2:《清镇市2012年人才引进报名表》
 
 
   中共清镇市委组织部      清镇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二○一二年四月六日
 
 

图书教材

MORE